西安、洛阳这两个城市我都很熟悉,也深度参与过城市发展的策划。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深刻地理解了武则天为什么要做强做大洛阳。
同为帝都,洛阳与长安在文化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长安就成了儒家思想的中心。长安城内无论士庶,皆以孔孟为尊;而洛阳却恰恰相反。自汉明帝建白马寺以来,洛阳便逐渐演变为佛教重地。北魏时期,拓跋氏皇族迁都洛阳,并且极力尊奉佛教,数十万佛像的龙门石窟便于此时建成。
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曾削发为尼,遁入空门。这段非比寻常的经历,使武则天对佛教充满好感,而洛阳的佛寺数量要远远多于长安,钟情佛教的武则天自然偏爱洛阳。
除了个人偏好外,作为政治家,武则天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虽然长安是唐朝名义上的治所,但实际上关中的土地承载力已经严重不足。虽然有轮耕、休耕制度,但长安城毕竟太大了。据现当代学者估算,当时长安城的人口达到八十万至一百万。如此高的人口数量,给粮食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关中根本无力供养。为了满足长安城的粮食供给,朝廷不得不从产粮较多的洛阳调粮。即便如此,仍然常有粮食短缺,以致饥荒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