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将学术研究和时政分析开设成了公益课堂,书院开设的目的、理念,正如他自己为书院写下的那副著名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因东林书院倡导的浩然正气、刚直不阿精神与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相吻合,讲学者提出的广开言路、仁爱百姓、减免税收的主张也备受朝廷官员推崇,东林书院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发展到后来,虽然它只是一个讨论实学、发表见解的非官方平台,却实实在在掌握了整个天下的话语权,天下自诩清流高洁的士大夫都想加入东林一派,而阿谀奉承、唯利是图之辈则被东林学派不屑一顾,很快,仅仅以学术交流平台自居的东林书院,悄悄变成了一个文化人的风向标,到了朝堂之上便逐渐有了个更霸道的名字——东林党。在朝中,但凡附庸东林书院主张、与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人政治志趣相同者,便都能算作东林党成员,他们以文人风骨、士大夫气节为自我约束目标,誓与离经叛道、祸乱朝纲者为敌。东林党成员在晚明朝廷中逐渐拧成了一股重要势力,自认为是混乱朝政中的一股清流,而与东林党成员政治意见相左者,便形成了其他小圈子,与东林党对抗,比如万历统治后期的首辅沈一贯、方从哲,就都是浙党成员,除此之外以为首官员籍贯命名的团体,还有宣党、楚党、齐党等,这些小众党派力量比较弱小,所以经常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实力强大的东林党,为了在朝政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无论是东林党还是其他党派,都想方设法将自己人推举到重要的职位上,或是在具有争议的决策问题上联合起来把舆论往自己有利的方向猛带节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党争的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