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吉普赛人到了这个年代还有那么封建的门风,完全父权社会作祟. 片中罗拉的母亲说得没错,自己是文盲,难道还要女儿做文盲吗?她不认同罗拉父亲那套女孩子不需读那么多书的理论. 话是那么说,到后来发现女儿是同志的时候,她还是第一个向丈夫坦白了……毕竟,母亲早在幼时已被那些出嫁从夫的观念荼毒极深,她的心是绝对向着丈夫的. 片中,吉普赛社群就像一个被嫌弃的孩子,人们除了在自己的社区里过些小日子外,去到别处都极易遭受他人特别是当地白人歧视,片中那座出现多次的高塔也有说是有关单位在监视着他们……身为弱势族群,如果又不求上进,恐怕以后是没为未来的. 罗拉试图摆脱宿命,她有自己的想法,有理想,未来还是有希望的,至少,她已改变了卡门原先一味要嫁人和当理发师的想法. 作为导演首部长片,其实是拍得不错的,叙事简单流畅没冷场从“男子”变成“男孩”拯救一个母亲的故事. 母亲在故事中更像是一个处处依赖于“丈夫”的角色(无论是经济还是决策),然而这个“丈夫”变成了一个“天才儿子”. 传统印象中,“孩子”如同“女性”,在支配性男性气质眼中,它们都属于“弱化”的形象,但这里的“男孩子”却充当了支配性男性气质所有的特质(冒险、理性、智谋、勇敢),去除了“弱化”特质(而他弟弟就是传统的需要被照顾的“弱化”男孩). 可当他生病死去后,母亲生活一下塌了,但也在“儿子”遗留的录音和书下,在刺杀的过程逐渐成长,最后勇于抵抗警长家暴(警长是典型美国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代表:暴力,直男癌). 故事结尾表面是一个女性成长并反抗男性(男权)的故事,实则其暗含的意思是在男性的引导下,帮助女性成长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