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同赵匡胤关系密切的将领还有许多人。如官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的赵彦徽,赵匡胤曾拜他为兄。官任河阳节度使的赵晁,是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拜把子更不是外人。大将韩令坤曾是赵匡胤儿时的小伙伴。他们的关系,自然非同小可。另一大将慕容延钊,做过赵匡胤的副手,两人的私交也不错,即使是后来当了皇帝,仍一直把延钊称为兄长。高怀德、张令铎等将领,也是赵匡胤的好友。这些人虽不
如“义社十兄弟”那样死心踏地地为赵匡胤出力,但也很希望赵匡胤当皇帝。
在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受命整顿禁军,便把自己的影响牢固地树立在禁军中。在此后的六年时间里,赵匡胤一直担任禁军将领。他本人出身于普通士卒,因此了解士兵的疾苦,知道士兵的需求。在带兵过程中,赵匡胤与士兵同甘共苦,仗义疏财,得到赏赐即平分给部下,从而得到士兵的拥护。加上他能征惯战,也使士兵打心眼儿里佩服。因此,赵匡胤在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如果赵匡胤有所行动,很容易得到士兵们的支持。
赵匡胤具有远见卓识,不仅在军队系统建造自己的关系网,还极力网罗其他人才,组成自己的智囊团。其中,除了前面已提到的赵普外,还有吕余庆、刘熙古、沈义伦、李处耘、王仁赡、楚昭辅等人,当然也还包括弟弟赵光义。这些人足智多谋,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赵匡胤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拉到自己的身边。他们也确实没有让赵匡胤失望,殚虑竭智,为赵匡胤夺取乃至巩固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