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的社会学研究还包括对课程内容的话语策略进行分析。如果说内容分析意在探究文本实际说了什么,那么策略分析则旨在探讨文本是如何言说的。前者的问题是:在已说出的东西中所说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隐晦的力量悄悄随行?后者的问题是:已说出的东西是如何存在的?它为什么不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它何以不在别处存在?内容分析想要重建的另一种话语实则是一种社会文本,教科书是这种社会文本的“寄生”处,一种文化的“再制”体,一种阶级“传承”的“密码”。内容分析试图通过教科书文本去发现潜在的社会文本。策略分析则将视角倒过来,去探讨社会文本是以什么方式进入或在什么条件下存在于教科书文本中的。伯恩斯坦关于知识的“分类”与"架构"的论述就是一种进入和存在的方式。概括起来,策略分析需要关注这样一些问题:知识何以能够出现?它以怎样的现实“面貌”出现?这些“面貌”的支撑规则有哪些?这样的现实被确定的条件与方式为何?这些条件与方式何以能够有效?①
王有升曾对课程内容的社会控制意蕴尤其是语文教科书的社会控制意蕴进行较为深入的阐发。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所蕴含的社会控制意蕴和方式各不相同。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体现着当今全人类的普适性知识,这种知识所具有的科学理性及其所拥有的巨大力量,使其对人的思维方式乃至生存状态产生了强大控制力。这种控制甚或超越于社会控制,因为任何社会统治阶级都无法阻挡它的力量,而只能将相应的社会控制措施顺应于其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来都是社会中价值争夺的重要领地,是社会支配文化与统治阶级意志的缩影,是社会符号控制的极为重要领域。政治类课程的内容直接承担着官方意识形态灌输的职能。思想品德类课程的内容则明确规定着是非善恶的标准及具体的行为准则,其依据至少为社会支配阶级所制定或认可。这些课程的内容所蕴含的社会控制色彩都是外显的。历史类课程的内容则通过对历史事实的选择、解释与评价而渗透着官方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其社会控制色彩具有一定的内隐性。语文属于人文科学课程,其内容所蕴含的社会控制是全方位的,既有浅层的也有深层的,既有外显的也有内隐的。除却语文教育被一贯强调的思想性职能具有明显的社会控制意蕴之外,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职能往往发挥着一种深度社会控制的作用。教科书所建构起的话语解释体系,在学生长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已对其心灵形成了一种控制性力量,影响着其表达自己思想的准确性及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一种话语表达方式一旦被人习惯,它便会成为一种控制心灵的力量。社会通过对象征符号的控制来控制其成员思想的形成类型与表达方式,从而试图达成一种深层的控制,即意义的控制(或符号的控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