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杂家、农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在春秋战国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中,各种思想纷纷走上历史舞台交相争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杂家、阴阳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在辩驳交锋的过程中优势互补,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根基。
后来,“三教九流”逐渐演变为对古代社会阶层和职业的拆分。这时候,“三教九流”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特指封建社会各个阶层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人们把“九流”分为三等: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举子、郎中、巫士、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古代职业的形成源远流长,个个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教九流”呈现给我们一幅鲜活的社会历史画卷,反映出中华文化中平民色彩和士人特色相互交融的独特风貌。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获得更多的社会文化知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了满足读者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求,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三教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