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夜说的最早起源已不可考。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郗萌生活于东汉前期,比张衡略早。宣夜说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有形质的天壳,人看到的天无边无垠。日月星辰就在这无边无际的虚空中飘浮,互不相关,绝无联系,或进或退,或迟或疾,听其自然,无所根系。这一学说比较接近现在所认识的宇宙。这比起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曾提出过的“天与地像一个同心水晶球”的观点要先进得多。[4]但是,由于这一学说仅停留于思辨性的论述上,对于天体的活动缺少具体的说明,因而在当时影响并不大。
相比之下,浑天说是“言天三家”中最具有影响的一家。浑天说产生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它是人们在使用仪器测量天体位置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天体结构理论。人们在使用赤道式简单仪器观测时,就能发现各个天体都有围绕北极的东升西落的视运动,运动速度均匀。由于对圆早有认识,不久这种运动轨迹就同圆联系起来而产生了天赤道、黄道等概念,从而为浑天说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到了汉代,由于浑仪的制作,这一学说日渐成熟。汉代许多著名的天文学家如落下闳、耿寿昌、鲜于妄人、张衡、蔡邕等人,都为浑天说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贡献。浑天说的代表作是张衡的《浑天仪图注》。它指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这就是说,天是一个浑圆的壳,而地则是居于天壳中间的一个圆球。浑天说还认为,日月星辰都是缀于天壳之上,随天壳绕着过南北极的轴而运动的。这是一种以地球作为中心的宇宙结构理论。由于这一理论比较近似地说明了天体运行的有关现象,同时又为浑仪的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长期成为我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宇宙理论。当然,浑天说作为一种宇宙构造学说也不是没有缺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浑天说逐渐被新的宇宙理论所取代。